《开播!短剧季》遇冷:短剧+综艺模式能否破局?
近期,综艺《开播!短剧季》尝试将短剧与综艺结合,为短剧演员提供表演机会并创造热度。然而,节目播出后市场反响平平,市占率仅0.59%,豆瓣评价也多为负面。这档由东方卫视、春光好传媒等联合出品的节目,能否为“短剧+综艺”模式开辟新路径?
01 节目遇冷的原因分析
《开播!短剧季》作为《开播!情景喜剧》的续作,将孵化内容转向短剧。节目邀请了宁静、张萌等监制,以及26位青年演员参与。尽管节目试图打破短剧“草台班子”的刻板印象,全景呈现短剧制作流程,但赛制与《无限超越班》类似,演员资源分配不均,头部演员获得更多机会,而底层演员则面临激烈竞争。
评委标准不统一是另一大问题。张萌等长剧出身的导师对短剧节奏理解不足,导致评判标准混乱。演员演技参差不齐,节目剪辑也为了制造冲突而跳切镜头,令观众困惑。
02 传统广电拥抱短剧
在国家广电总局政策推动下,传统广电纷纷加码短剧精品化。芒果TV、浙江卫视等已通过“短剧上星”策略布局微短剧赛道。东方卫视更是动作频繁,联合抖音出品精品短剧,并推出“品质东方·微剧场”。
上星短剧题材更倾向于现实主义,弱化了重生、复仇等元素,如《南辕北辙的我们》《重返十八岁的夏天》等,与主旋律风格契合。
03 “短剧+”模式的未来
短剧市场规模迅速扩大,2023年已达373.9亿元,预计2027年将超千亿元。“短剧+文旅”“短剧+综艺”等模式不断拓展,如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带动了取景地旅游经济。
然而,《开播!短剧季》的遇冷表明,短剧综艺仍需解决质量与创新性平衡、叙事节奏协调等问题。“观众不会再给你100分钟了,内容碎片化是大势所趋。”未来,高质量的短剧综艺或将推动精品短剧的涌现。